好梦需留不需送
作者: 烧饼油条热豆浆
其它小说连载
《好梦需留不需送》内容精“烧饼油条热豆浆”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陶侍春阿芸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好梦需留不需送》内容概括:抗战时大批文人学者齐聚四川李在这里留下大批文化专以期为中华文明留下文化血林徽因夫妇的《中国建筑史》就是这个时期完成的十年一批四川大学的大学生暑假来到这追寻前辈文人的脚寻找文明传承的足不想大家却在一家古董店发现了一箱手竟然是当年文人前辈闲来无事聚会讲述的一些情爱故被人纪录成册后命名为《情梦录于《好梦需留不需送》的故事就此展开
2025-10-11 04:03:09
蝉鸣声此起彼伏,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
2018年的暑假,西川某大学历史系的七名学生踏上了前往李庄的旅程。
他们背着行囊,带着对历史的无限好奇,像一群寻宝者般渴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探寻抗战时期文人学者留下的足迹。
“听说李庄在抗战时期可是文化重镇呢!”
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林小雨兴奋地说,她手里捧着一本关于李庄历史的书籍,眼睛闪闪发亮。
“是啊,据说当时很多学术大师都聚集在那里。”
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张明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充满向往。
李庄,这座隐匿在西川山水间的小镇,在抗战时期突然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原本只有3000多常住人口的小镇,在短短时间内接纳了12000余名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迁徙,众多学术精英汇聚于此,让这座小镇成为了抗战时期的文化绿洲。
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在简陋的环境中书写着《中国建筑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光耀世人,还有张荫麟《中国史纲》,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成就卓越,以及《图像中国建筑史》《博物馆》《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麽些象形文字字典》《麽些标音文字字典》《上古音韵表稿》《测量平差法》《六同别录》等一批奠基性、开拓性著作,相继在李庄问世……这些名字和作者如同星辰般闪耀在李庄的历史天空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中华文明留下了文化血脉。
“你们看,这就是同济大学的旧址。”
领队的王教授指着前方一片古朴的建筑群说道。
学生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林小雨甚至小心翼翼地触摸着斑驳的墙壁,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当时还有很多外国学者来过这里呢,比如英国的李约瑟,美国的费正清夫妇...”王教授继续讲解着,学生们听得入神。
在参观完几处历史遗迹后,七名学生决定自由活动。
午后阳光正好,他们漫无目的地在古镇的小巷中穿行。
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两旁是古朴的川南民居,时光仿佛在这里静止。
“咦,这家店好特别。”
留着短发的女生陈雪突然停下脚步。
在一处僻静的小巷深处,有一家不起眼的古董店,木质招牌上“聚宝斋”三个字己经褪色。
推门而入,店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纸张陈旧的混合气味。
店主是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坐在柜台后擦拭一件青铜器。
“随便看看。”
老者头也不抬地说。
学生们在店内好奇地打量着各种古董:泛黄的字画、斑驳的铜镜、精美的瓷器...突然,张明注意到角落里一个落满灰尘的木箱。
“老人家,这个箱子...”张明刚开口,老者就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亮光。
“那箱子啊,在我店里放了五十多年了,从来没人注意过。”
老者颤巍巍地走过来,“听我父亲说,是抗战时期一位学者留下的。”
学生们围拢过来,林小雨轻轻拂去箱上的灰尘,露出己经锈蚀的铜锁。
在征得老者同意后,他们小心翼翼地用工具撬开了箱子。
“天啊!”
陈雪惊呼一声。
箱内整齐地码放着一叠叠泛黄的纸张,最上面一张用毛笔写着《情梦录》三个字。
纸张己经脆弱不堪,边缘微微卷曲,墨迹有些晕开,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这...这是...”张明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一页,声音有些发抖,“好像是当时文人聚会时记录的爱情故事!”
七个人围坐在一起,如获至宝般翻阅着这些手稿。
故事里有烽火中的生死相许,有乱世里的浪漫邂逅,有平淡中的相濡以沫...每一个故事都像一扇窗,让他们窥见了那个特殊年代里最动人的情感。
“我们应该把这些故事整理出来,”林小雨突然说,眼睛亮晶晶的,“让更多人知道这些被遗忘的爱情。”
其他人纷纷表示赞同。
就这样,在那个被蝉鸣与阳光填满的下午,七个年轻人决定将这些尘封的故事重新呈现给世人。
《好梦需留不需送》的创作,就此拉开序幕。